我市20条工商新政为企业“送炭”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王英 发布日期:2008/12/5 22:20:25 点击率:1264

本报讯 在不到一个半月时间内,我市工商部门通过“股权出质登记”、“动产抵押登记”等新举措,已帮助企业融资160亿元。在当前全球经济遭遇严峻形势的大背景下,工商部门积极帮助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困境。
     融资难是当前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今年10月份,工商部门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走访万家企业”活动后,及时出台并实施了包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营造宽松准入环境、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等20条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一个多月以来,20条“新政”成效显著。
    位于吴江的亨通集团持有广发证券5000万股权。近期,企业因为要开发一个新项目急需融资,得知股权可以质押融资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几次赶赴广东,希望能够用股权融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办成。苏州工商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广东省工商部门取得联系,商谈沟通。随后,苏州工商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会同苏州工商银行营业部负责人以及企业相关负责人亲赴广东,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就谈妥了1.8亿元融资款。第二天,对方工商银行就把钱款打到了企业。同行的苏州工商局登记注册处处长浦连德告诉记者,这1.8亿元股权质押融资不仅是苏州帮助企业走出去融资的第一笔大单子,也是广东省工商局办出的第一笔股权质押融资,之前从未办过。
   
股权质押融资,不仅盘活了企业的静态资产,实现了企业经济存量向经济能量转变,也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统计显示,工商部门自实施此项举措以来,已累计办理股权出质登记76笔,出质股权总额达11亿元,融资标的额达21亿元。动产抵押登记,是通过对企业的机器设备等动产进行抵押登记,架起企业与银行之间信贷的桥梁,此条举措可以使更多的企业利用动产抵押物登记盘活资金。自10月份以来,我市工商部门按照规范程序、一次告知、便民高效的要求,以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红盾信息网等为载体,公开动产抵押登记依据、条件、程序、期限及提交材料等内容,并结合合同助企、合同护农、商标兴企、送法上门等活动,积极开展融资企业后续回访工作,目前已为 2300余户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帮助企业融资1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