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在很难挑出业务能力强又懂财务管理的财务部长,我们最需要的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实战型人才!”在25日召开的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骆家駹和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克慧,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和呼吁。
育人用人防脱节
“现在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理论培训太多,能够将企业财务案例分析透彻的培训班太少。案例教育非常重要,从企业发展看,企业财务管理最需要的就是案例教学,这样企业财务人员的实用性才更强。”骆家駹在了解了财务人员参加的一些培训班情况后,总结出目前我国财务管理方面应用型人才缺少的一个原因。
作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企业三期学员,张克慧也是在近几年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中国神华和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现在我的一个感觉就是,挑不出好的财务处长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这个理念在企业也达成了共识,但落地真是不容易,我们做过很多规划和设想,都需要有人去实施。教学过程中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基本上是抽象的,这几年我们对财务人员培养的方向是让他们在补习会计知识的同时,多接触业内案例,并且在实战中体会、总结案例中的风险点。”目前在业内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企业的会计人才培养是“一把手”工程,但“一把手”具体要抓什么,却让“一把手”们很茫然。
“人才培养需要双方向建设,我们准备在下一步的财务队伍建设中采取一些新措施,从经营专业人员中选拔一批管理经验较丰富的去学习管理会计,从广度和深度方面增强自身能力,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制定上。”张克慧说。
多方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0年9月,财政部在制定印发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下称“《会计人才规划》”)中,就曾明确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
据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介绍,为妥善解决会计类应用型人才短缺的瓶颈,以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建设为抓手的全面推进会计应用型学科建设的工作正在积极开展,“我们先后制定了规范性文件30多项,涵盖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环节,以此不断强化制度管理,夯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基础。”此外,财政部还积极谋划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长远发展,于2010年制定了《中国会计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方案》,力争设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高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和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等四个系列,形成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培养的梯次结构,实现会计专业研究生教育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变的目标。
在高校,诸多尝试也在积极进行,“我们细分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我们实行分类培养的方针。硕士研究生教育侧重为会计实务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将来能够在会计专业领导岗位上担起重任的应用型人才,他们获得的学位主要是MPAcc。博士研究生和少部分硕士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培养能够攀登国际学术高峰的,将来能够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成为会计专业教学与科研方面领军人物。”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说。
经过多年的经验,孙铮总结出,目前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合理协调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认证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这是保持会计应用型人才国际化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意识到应用型会计人才缺乏之后,我国的三所国家会计学院也加快了将人才与用人单位紧密结合的步伐,“首先,在招生环节,学院实行大企业战略,与中央企业人才培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紧密结合,报考学员由学员单位根据岗位性质、工作业绩、发展潜质等因素推荐参加全国联考。其次,在培养环节,根据集团客户要求‘量身定做’培养课程,同时,学院定期走访学员单位,介绍教学、学习情况,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定期邀请学员单位领导来学院举办讲座或与学员座谈,提出会计、企业管理实务问题,引导学员深入思考、研究问题。最后,在毕业论文环节,学院请学员单位领导提出论文题目、参与论文指导,促进学用结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高一斌介绍说。
高校在努力的同时,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近年也在评价体系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我们正在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评价会计人才的体系,来提高会计人才的实用性。”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肖书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