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行业新业务的密集推出,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强大动力。在近期拓展的一系列新业务中,由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确立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和咨询业务,无疑是其中最具全局性、最富成长性、最有影响力的业务之一。学深、吃透内控审计咨询新业务背后的重大创新,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更准确地理解新业务、更好地把握新机遇,推动新业务真正成为实实在在的新的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必须准确把握内控审计咨询新业务背后的九大创新。
一、由制约观念到发展理念的创新。传统的内控观念,多在于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掣肘,这种观念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远非内控的真谛。归根结底,内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尤其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大力推进内控体系建设,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内控审计与咨询业务中,要把支持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摆在突出位置,从而赢得企业的理解和支持。
二、由结果控制到过程控制的创新。传统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报制度,为投资者、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的是一套静态的财务结果,至于这些结果是如何生成的、具有多大的可靠性,往往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去甄别。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外公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核心是内部控制外部化,就是借助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特长,深入到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揭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和错弊,从而由偏重关注结果渗透到更加注重过程,也就是通过过程控制的可靠性合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三、由执行层面到决策层面的创新。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将内控建设与实施的着力点,由一般执行岗位、具体操作岗位,转向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无论是基本规范对内部环境的强化,还是审计、评价指引对企业层面控制的聚焦,都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当在决策层面控制和执行层面控制中把握平衡,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四、由会计控制到综合控制的创新。传统的内部控制,多以会计控制为重点,这一方面有积极意义,但单纯就会计论会计,不管是在制度建设上,还是在实施机制上,都面临许多具体困难。即便是会计控制,也非总会计师和财会部门就能包打天下。
因此,新的内控规范体系,突破了会计控制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有助于企业站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角度,以更大的力度深化内控体系建设。这也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加紧“充电”,不仅成为会计审计专家,而且成为熟悉企业经营业务、管理流程和行业规律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才能在内控审计咨询中大有作为。
五、由细节控制到目标导向的创新。传统的内部控制,多在完善具体的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上下功夫,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往往陷入繁琐哲学和经验主义,如不及时纠正和转变,在下一阶段的内控审计咨询中可能较为被动。比如,内控的可验证性要求健全书面文档控制,但如果企业在书面文档控制方面确有不足,是否应视为重大或重要缺陷而纠缠不休?新的内控体系的一大变化,就是一切业务从控制目标出发,围绕控制目标梳理风险点和控制点,这就启示我们,应当以控制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其影响作为判断控制缺陷的根本标准。
六、由借鉴国际到跨越提升的创新。我国内控规范体系的建设,借鉴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先进经验,体现了对外开放的中国的广阔胸襟和全球视野。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发挥后发优势,在吸收经验、汲取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办好自己的事情。比如,我们没有简单沿袭美国财务报告内控的模式,而是加以丰富和拓展;又如,我们注意把握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一揽子推出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保证了配套指引之间的有机协调和顺利衔接,为平稳顺利地实施内控规范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七、由部门自发到联合推进的创新。银广夏等一系列恶性造假案件的发生,引起了我国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后,财政部、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立足部门职责,分别从会计控制、内控测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内控、上市公司管控、保险业务监管等角度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客观上也暴露出政出多门、企业无所适从等突出问题。
根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从2004年底、2005年初开始,上述各有关部门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联手打造具有统一性、科学性、公认性的中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这在世界范围内是一大成功创举。
八、由宽松披露到强力约束的创新。综观世界范围内的内控实施模式,大致有欧、美、中三大模式。欧盟模式定位于较为宽泛的内部控制,要求上市公司组织自评并对外披露,但无须注册会计师进行强制审计;美国模式定位于财务报告内控,要求自我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比较而言,中国模式更为全面和严格,既定位于全面风险控制,又要求自我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这是由转型时期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否则难以有效执行。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国际会计公司及其注册会计师,一定要摆脱欧、美模式的束缚,按照中国的法规制度执行内控审计咨询业务。
九、由被动遵循到内化融合的创新。推动内控贯彻执行由“要我搞”到“我要搞”转变,是检验内控实施成效的重要标志。为此,在制度设计上,相关部门不仅强调了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而且引导企业将实施内控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在美上市公司,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将内控实施情况作为管理指标的一类纳入中高管人员年度考核,赋予5%的权重,只罚不奖、一票否决,效果很好。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将其作为衡量企业层面控制的重要内容。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要在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上述九大创新的同时,未雨绸缪、早做准备,积极研究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审计咨询问题。比如,在国家审计机关组织开展的中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已将其贯彻“三重一大”制度情况作为审计主体内容之一。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就深入贯彻“三重一大”制度作出部署和安排,必将推动“三重一大”制度的改革创新和严格落实。在相当程度上,“三重一大”制度就是内控制度。又如,随着医院、高校会计制度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加速构建,以及政府购买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行政事业单位的广度和深度有望大大扩展。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要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加强知识储备、人才储备和经验积累,在风起云涌的新业务竞争中勇立潮头、一马当先,以过硬的本领、优质的服务和一流的业绩推动自身收入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大踏步奋勇向前!